中高考临近,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为考生保驾护航呢?
确保食品安全
选购食材应选择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保证食材新鲜、无变质,并仔细清洗。
由于 6月气温升高,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高,应特别注意食物储藏和食物烹调做到生熟分开,烹饪时注意烧熟煮透。
考前慎食生水、凉菜、外购卤菜、冷饮、烧烤、隔夜饭菜等高风险食品,利尿类水果(西瓜、香瓜等)要少吃,避免暴饮暴食。
饭前洗手;家长送餐,请尽量缩短送餐时间。
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食品卫生等级高(ABC中A等级最高)的餐饮店。
维持血糖稳定
大脑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就是血糖,保持能量充沛,有赖于稳定的血糖水平。丰富的蛋白质可以通过降低胃排空以及小肠中食物的消化率,帮助维持血糖水平,因此一日三餐需尤其需要注意搭配好主食和蛋白质。
早餐可以选择馒头、面包、燕麦片、玉米饼,搭配牛奶、鸡蛋或豆浆、豆腐脑等优质蛋白(存在乳糖不耐受或胀气问题的考生需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延缓能量释放,维持血糖稳定。
午餐不要吃得过饱、过油腻,先吃一碗耐嚼的蔬菜(比如各种绿叶菜、蘑菇),再用其他蔬菜和高蛋白的鱼肉蛋类配合米饭、馒头等主食一起吃,让大脑在三小时内有持续的能量供应。
晚餐选择的范围更大,原则上跟中午一样。对于学习到很晚的考生,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夜宵,选择低能量、高营养的食物,比如麦片、酸奶、水果等。晚上不要喝咖啡和浓茶。
不轻易改变饮食习惯
平时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消化系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规律,如果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吃一些平时没吃过的食物,又或是突然大量进补,都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因此,中高考期间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切忌选用新食材或以往有过不良反应的食材,可以避免肠胃不适、过敏等意外状况,避免影响考生发挥。也切莫轻信“健脑”保健品,保持日常的均衡营养即可。

愿每一位少年都乘风破浪 所向披靡
高考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