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武汉大学出现霍乱病例!霍乱到底是什么?如何预防?
2022年7月13日 09:16

image.png

昨天,武汉大学通报1例霍乱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那么霍乱到底是什么?怎么预防?

image.png 

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目前全球依然处于霍乱的7次世界大流行中,病例报告主要在非洲、中南美洲和亚洲。

霍乱在我国以夏秋季为流行季节,一般以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主要流行地区。我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拥有海岸线215公里,长江岸线226公里,境内运河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是霍乱的常发地区。霍乱一直是我市重点监测传染病,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市霍乱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偶有散发病例报告。 

传染源

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重、中型病人腹泻和呕吐排泄物量大、含菌量多,极易污染周围环境,是重要的传染源。轻型病人和带菌者症状轻,不易被发现,活动范围广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传播途径

霍乱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也不能通过皮肤直接传播,简单来说,就是病从口入。

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引发传播,其次苍蝇媒介和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以导致传播。无论种族、年龄和性别,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容易感染。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是生活在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人群,更是霍乱疾病的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

霍乱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6天。

典型病人起病突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胀感,个别可有阵发性绞痛。每日大便数次至十数次或更多。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严重腹泻可导致病人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死亡。

轻型病人症状常不明显,大多仅有轻度腹泻,大便次数每日2次以上,但一般不超过10次,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

 

治疗措施

该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暂且尚无特效药物,只能进行对症处理,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辅以抗菌治疗。剧烈呕吐者暂停进食,待呕吐、腹泻缓解后可给予流质饮食,同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image.png 

如何预防霍乱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吃熟食,不喝生水,不吃生的、半生、腌制的海水产品,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清洗餐具、蔬菜和水果。

2.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如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洗手,同时保持居家环境卫生清洁。

3.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腹泻症状,特别是剧烈腹泻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聚餐史、饮食、饮水、周围有无相似病例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