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别害怕,现在只是初步筛查,发现结果异常,最终需要到市疾控中心确诊,这是那边的地址和电话。如果你一个人不敢去,我可以陪你一起去……”这是志愿者天宇(化名)在艾滋病快检中发现异常时,对检测对象常说的话。
11月以来,他所在的志愿者小组“天宇爱心小组”已经为35人提供了快检志愿服务,其中发现了2例异常。在12月1日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独家采访了这位90后防艾志愿者,聆听他三年来致力于干预“男同”等高危群体艾滋病防治的心路历程。
自媒体主播变身防艾志愿者
他吸纳23名小伙伴加入志愿小组
“我是一名90后主播。”阳光、开朗是天宇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生长在东北的“新南通人”在平时工作中是一名踏实勤快的职员;工作之余,他则是一名“防艾”主播,通过自媒体向网友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事实上,在做“防艾”主播前,天宇直播的主要内容为吹拉弹唱等才艺表演,并在快手、抖音等平台积累了将近4万的粉丝,他也非常享受在镜头前的快乐。
“有一天,我在南通市疾控中心做志愿者的一个朋友找到我说,现在新发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年龄越来越年轻,有些都还是未成年人;而在接受快检的人群中,很少覆盖25岁以下的年轻人。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看直播、刷短视频,他提议用我的自媒体账号在各个平台、粉丝群里宣传一些防艾知识。”出于东北人天生的豪爽,天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朋友的请求。
从那以后,天宇开始用自己的主播身份宣传艾防知识,将自己的粉丝群逐渐变成了防艾宣传群,群聊记录里满满都是他发自肺腑的关心。“艾滋病快检试剂都是免费的,有需要可以联系我。”“能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很开心。”他还常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封面上写着“人贵自爱而后爱人”,用各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醒大家爱惜自己,守护健康。
经过半年的酝酿,在南通市疾控中心的支持下,2020年秋,“天宇爱心小组”正式成立,在疾控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下,致力于为“男同”等受艾滋病困扰的高危人群提供性健康咨询和免费的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服务。小组最初成立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三个人。天宇明白,这类志愿服务很难推进,甚至会被很多人误解,“但我更知道,这些年因为缺乏安全措施的性行为而感染艾滋病的人在增加,他们中大多都缺乏对艾滋病的认识,更谈不上预防。”为此,天宇所在的志愿者小组就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志愿服务,尽量不让这些人“转阳”。
为了进一步扩大艾滋病防治的覆盖面,除了线上宣传外,天宇和志愿者小组的成员还带着防艾宣传手册和避孕套去“男同”等高危人群常去的公园、KTV等地做外展宣传。遇上外地的“粉丝”需要检测,天宇就专门邮寄检测试纸,并指导他们自我完成检测。逐渐地,圈内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天宇”。不少人主动发信息问他能否加入他的爱心志愿者小组,这让他非常欣慰。“不过,加入我们团队需要考核,确定能够胜任工作,才能正式成为防艾志愿者。”天宇说,他所在的志愿者小组目前已经吸纳23名成员,其中一些成员们是“男同”身份,这让他们的防艾志愿服务更容易打入男同圈内。
手机24小时开机聆听倾诉
他始终温暖守护特殊人群
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在妈妈带着他去上海就诊时,血液检测发现了异常。那一天,男孩的妈妈紧张地带着儿子找到天宇,当检测结果缓缓浮现两道杠,这位妈妈忍不住大哭起来,问天宇:“我的儿子还能活多久?”
“这是我检测遇到的第一个疑似阳性感染者。”天宇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位母亲绝望无助的神情,更加明白防艾宣传任重道远。“其实,我当时也很紧张,但还是调整好情绪先安抚她,告诉她这只是初步筛查,还需要到疾控中心去确诊。万一不幸确诊,也别太绝望,现在的抗病毒治疗已经非常完善了,吃药之后和正常人区别不大,可以正常生活。”遗憾的是,后来这个少年被确诊,天宇第一时间联系他、安慰他。在他的鼓励下,男孩好不容易愿意吃药配合治疗了,此时却出现了药物过敏的症状,浑身起小痘痘。“当时那个小男孩无助地来问我,‘哥哥,我该怎么办’。我一下子也掉了眼泪。”于是,天宇专门请假陪男孩去了疾控中心、医院,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慢慢控制住过敏症状,现在男孩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常人无法想象一个才十几岁的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家人内心有多痛苦,如果没有志愿者一路相伴,男孩一家会多绝望……”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天宇越来越坚定了把这份志愿工作做下去的决心。“在这里,我实现了我人生的价值!”
三年来,因志愿服务的需要,天宇的手机保持24小时待机,随时接听来电,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有一次,有一位疑似阳性感染者在一个月发生了三次性行为,窗口期被大大拉长,感染艾滋的恐惧完全侵袭了他的头脑,让他坐立难安,又不敢去医院检测。后来经朋友介绍,找到天宇。“我先安抚他的情绪,并了解他的情况,给他安排了几次检测。那段时间我经常给他打电话,和他聊天缓解他的紧张不安,嘱咐他保持好心情睡个好觉。”在最终确认检测结果是安全后,对方终于放下心来。
天宇说,一些确诊的艾滋病感染者不跟家人说,也不跟朋友说,这个时候他就成了最好的倾诉对象。“有时候,他们一打电话就是一两个小时,我挂了这个还有下一个。”正是肩上的那份责任,让天宇甘当他们的“情绪垃圾站”。对于一些误入歧途的未成年艾滋病患者来说,天宇则是他们在黑暗中的守护者,始终耐心而温柔地开导他们,聆听他们点滴烦恼和苦闷。“我做志愿者,很多时候是一种信任,我常常想,如果我不做,他们有需要的时候还能找谁?有时候听着他们的述说,我也很心疼,只希望把乐观和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们。”
期盼“男同”活得更有尊严
他呼吁更多人关爱艾滋病患者
尽管社会日趋开放和包容,但对于同性恋者,歧视、偏见依旧存在,社会、家庭甚至同性恋自我无法认同。大部分人过着“双面”人生。“男同”作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注定了他们只能活在灰暗地带。“我希望有一天社会上能真正包容他们,不用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莫名的嫌弃。”天宇说。
目前,各级疾控中心每年都会举行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活动,天宇所在的志愿者小组每次都积极地配合进行防艾科普宣传,给男同群体派发海报、宣传品,还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小视频等自媒体反复提醒圈内的小伙伴们定期体检和采取安全措施,确保身体健康。
“现阶段艾滋病虽然无法治愈,但只要积极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基本不会影响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天宇介绍,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母婴三种方式传播。社会需要预防的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我们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今年,天宇的志愿者小组已完成了对300多名求询者的艾滋病检测,而他给自己明年设置的目标是500名。“时间不等人,只有加快速度、扩大宣传,才能更好地把艾防工作推进下去,让‘男同’等高危人群中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人数再降一降。”天宇说。
“这几年,艾滋病群体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很多年轻人一时冲动,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可能会犯下终身后悔的错误!下一步我们将特别关注青少年高危人群。”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天宇呼吁艾滋病高危人群遵守法律,遵守性道德,每次性行为全程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南通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