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防早治 “核”你无缘】⑫肺结核病人的隔离及普通人群如何远离肺结核
2022年12月23日 16:04
肺结核病人是否需要隔离?
处于活动期的排菌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这类病人在咳嗽、咳痰时,通过飞沫传播将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容易被周围健康人群吸入呼吸道内而感染。所以,活动期的排菌病人需要隔离。
具体采取哪些隔离措施?
1、治愈结核病人是最好的隔离方式。抗结核化学药物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经过联合使用规范治疗,大多数痰菌阳性病人可在 2-3 周内痰菌量逐步减低,2 个月内痰菌转阴,失去传染性。

2、住院隔离。排菌病人有条件者均建议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抗结核治疗,一是利于隔离传染源,二是利于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3、居家隔离。病情不太严重的结核病人也应停工、休学, 并进行居家隔离治疗。除按医嘱服药外,病人应独居一室,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病人衣物、被褥经常置于阳光下暴晒,餐具煮沸消毒、单独存放。病人应远离老人、儿童等抵抗力低下家人。必要时佩戴外科口罩,不近距离对着家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把痰吐在添有消毒液的痰盂内,并及时盖上盖子。
普通人群如何远离结核
1、日常生活中要采取适当的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可减少感染风险。
2、尽量减少在通风不良、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结核传染风险。
3、规律生活、平和心态、合理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自我监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胸部 X 光片检查,一旦发生肺结核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结核病对身体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