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冰箱里的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
2023年3月23日 17:16
冰箱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其使用变 得越发频繁。一种 “冰箱菌”也随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就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由其导致的疾病即单增李斯特菌病。
【病原学】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危险很大,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爆发的报道,尽管发病率不高,但该病的高死亡率使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特征】单增李斯特菌发病高峰一般在夏季和冬季。最早由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是在1981年。近些年,在欧洲等发达国家食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亚、非、拉国家相对少些,这与区域特征、饮食习惯差异等相关。
【传播途径】食品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容易被该菌污染,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也可成为传染源。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该菌尚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单增李斯特菌的易感人群为新生儿、孕产妇、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三天至数周出现症状,出现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孕妇可发生流产,严 重者死亡,病死率高达30%以上。
【预防措施】科学处理冷藏食品是预防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食用前一定要将食物充分加热,确保杀灭可能存在污染的单增李斯特菌。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及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污染,也可以有效避免单增李斯特菌感染。
【推文参考文献】《病原生物学检验——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