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早防早治 “核”你无缘】⑮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2023年6月9日 14:49

经常会接到肺结核患者家属提问:是否有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针对这一疑问,今天我们来作详细解答。

其实,新生儿出生后接种的第一针疫苗,就是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它是目前市场可得的唯一具有预防保护作用的结核病疫苗,属于我国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

image.png 

图片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

 

卡介苗的由来

卡介苗是由法国两位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研制的减毒菌株,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为了纪念发明者,将此疫苗命名为“卡介苗”。

image.png 

法国在1996年发行的邮票上,印有卡默德和介兰的头像。(图片来源网络)

 

卡介苗的作用

降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的发病率。

 

卡介苗接种要求

WHO明确建议:新生儿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快注射卡介苗。

需要注意的是,HIV抗体阳性儿童,不予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补种原则

卡介苗作为“出生第一针”,一般在出生医院就完成接种。但有些宝宝由于早产或其他禁忌症,应暂缓接种,需于出院后补种,补种原则如下:

1.小于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

2.3月龄至3岁儿童对PPD试验阴性者补种,所以尽量在儿童满3月龄之前完成补种,以尽量避免PPD试验。

3.4岁及以上儿童不予补种。

 

卡介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

1.非特异性反应 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接种部位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凸痕,约30分钟后消失。

2.特异性反应 接种后2-3周出现,局部发生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为白色脓胞,可自行破溃,直径3-5mm,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即卡疤),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

3.全身反应 一般无全身反应,少数人在接种1-3个月内,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但不超过10mm,有时出现破溃化脓。

image.png 

 

如何处理一般反应?

1.一般不需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为避免接触水或用手抓挠,可用干燥消毒纱布包扎。

2.脓包或浅表溃疡可涂1%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撒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开结痂。

 

总结:

卡介苗是目前市场可得的唯一具有预防保护作用的结核病疫苗。新生儿期接种,可降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的发病率。

目前我国暂不推荐成人接种卡介苗复种以预防结核病。成人如果需要预防结核病,还需从日常生活做起:公共场所戴口罩,锻炼身体,均衡饮食,规律作息,提高身体免疫力。建议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社区或定点医疗机构做结核感染检测等相关检查。

参考书目:《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