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何合理膳食才能保证结核病患者所需营养供给,本篇将详细介绍。
【结核病和营养的双向关系】
结核病和营养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结核病患者长期发热可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药物副作用导致的食欲不振等会使机体蛋白质摄入不足,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反之营养不良会增加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病风险。营养不良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营养正常者的37.5倍,营养不良不仅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危险因素,而且一旦结核病发展,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疾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结核病患者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
1. 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抗结核治疗有益,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应多食用动物肝脏、蛋黄、海水鱼,经常晒太阳,同时还可通过鱼肝油制剂等进行补充。
2. 钙: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成人30岁以后骨质逐渐丢失,更年期后,钙摄入不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钙对结核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病灶钙化是结核病痊愈形式之一,此过程需要大量钙质。建议结核患者每日食用牛奶350-500克,另外建议多食用豆制品、海产品等钙质丰富的食品。
3. 铁: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备原料,铁还参与机体造血功能,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结核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咯血、贫血者应保证铁的摄入。研究发现结核病患者的摄铁量和致死风险成正比,高铁摄入将使结核病恶化。 因此,结核病患者对铁的补充应该慎重,最好利用含铁丰富的食物补充铁,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
4. 膳食纤维: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可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防止消化不良和避免体内废物积聚。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带皮水果和全谷物,适量食用红薯、洋葱等。
【结核病患者食欲下降,营养供给不足怎么办? 】
选择少食多餐的方法,将三顿饭变为六顿饭甚至八顿食用, 以满足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必要时可选择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和软饭。
若摄入量还是不足,可以考虑应用代餐产品(如某些肠内营养制剂)。但只要患者肠道功能正常,应尽可能选择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实在无法改善营养不良时,则可附加肠外营养。
【结核病患者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哪些? 】
结核病患者除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饮食要求外,对其他患者并没有严格饮食禁忌。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茶水、牛奶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1-2小时以上再食用。
(2)禁酒。抗结核化疗过程中饮酒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得肝脏的解毒和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和药物不良反应。酒还能扩张血管,有引起咯血的可能。
(3)刺激性、腌渍等食物应不吃或少吃,如辣椒、腌菜、烟熏等食品,可能会引起咳嗽、 胃粘膜的损伤和咯血。
(4)服用异烟肼时,尽量不食用酪胺含量较高的食物,容易发生酪胺反应,如发酵食品、奶酪等。
总之,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快速康复,加之早期、联合、规范、适量、全程治疗,90%以上的患者均可以治愈。
参考:
《结核病防治知识系列读本-患者营养支持篇》
《结核病重症患者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