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关于“慢阻肺”你了解多少?跟着疾控君来好好认识一下吧!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它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的异常所导致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该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特点,因此它有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遗传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
环境因素: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发生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
生物燃料燃烧
感染;
其他:
社会经济地位
气候变化
哪些是慢阻肺的常见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或咳痰、呼吸困难,其它症状可能有胸闷和喘息,重度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抑郁等。其中呼吸困难是最特征性症状,会随时间进行性加重。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慢阻肺?
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
戒烟是慢阻肺最有力的干预措施。
减少室内烟尘的污染:
加强厨房通风设施,减少或废弃使用生物燃料。
减少职业粉尘和有害气体暴露:
加强职业防护,减少化学物质及有害、有毒气体接触。
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
接种疫苗:
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怎样诊断慢阻肺呢?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它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也是筛查慢阻肺最简单、最准确的方法。肺功能检查能对慢阻肺的轻重程度做出分级,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检查前注意事项:
避免在刚运动或进食后、饥饿前进行肺功能检查。
检查当天禁止饮用咖啡、可乐、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呢?
年龄大于40岁以上人群:
无论是否吸烟或有无呼吸道症状。
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包括有吸烟史但已戒烟人群。
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人:
如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者。
不明原因呼吸困难、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人群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炎等。
有慢阻肺家族史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