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科普】寒潮来袭,这些应急知识要了解!
    
    
    
    
    2023年12月15日 10:02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5日-17日我市各县(市、区)和园区48小时最低气温将下降12℃-14℃,17日早晨最低气温-6℃左右。
 
一、寒潮天气有什么健康风险?
(1)心脑血管疾病: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2)呼吸系统疾病: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3)其他疾病:长时间在寒冷地带工作、生活或气温骤降期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容易引起冻伤、使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病情加重。
二、重点防护人群有哪些?
(1)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2)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群。
(3)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三、寒冷天气出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寒潮期间居民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脆弱人群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有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的问题需咨询,可拨打公共卫生热线电话12320。
四、寒潮天气有哪些防护措施?
(1)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脆弱人群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气中毒。
(7)大风天气,外出注意高空坠物。
(8)关注天气预报,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内容来源:健康中国、国家疾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