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安市应急管理局通报,2月18日2时11分,海安某企业车间内生产铝棒的铸造井区域发生爆炸。

图片来源:海安市应急管理局
生产企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威胁职业人群生命安全。安全事故是“红伤”,给企业安全生产敲响警钟。企业在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还需警惕职业病危害,采取措施保护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
铝加工(深井铸造)主要职业病危害
1、铝尘
铝尘包括铝金属、铝合金粉尘和氧化铝粉尘。熔炼、炒灰、切割、机加工等岗位存在铝尘。铝尘具有致肺纤维化作用,可导致铝尘肺,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小气道功能降低,严重时可见明显限制性通气障碍。铝尘肺为国家法定职业病。
2、化学毒物
氮化、炒灰等岗位存在氨,可导致职业性氨中毒。
3、高温
熔炼、铸造、氮化等岗位存在高温,可导致职业性中暑。
4、噪声
熔炼、铸造、切割、挤压、拉直、机加工、超声波探伤等岗位存在噪声,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
预防及控制措施
1、防尘措施:产尘工序要做到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设置高效通风除尘设施,这些措施既降低了劳动者接触粉尘的机会,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接触粉尘的劳动者需佩戴防尘口罩。
2、防毒措施:对于毒物的治理,要做到自动化、巡视化、密闭化和通风高效化,尽量减少劳动者直接接触毒物的机会,既要预防慢性职业中毒,也要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接触化学毒物的劳动者需佩戴防毒面具。
3、控制噪声和振动措施:主要从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个体防护(耳塞或耳罩)三个方面降低劳动者接触噪声的水平。
4、防暑措施:包括隔热、通风降温等工程防护措施。高温作业劳动者根据需要穿耐热、导热系数小的工作服或隔热服,必要时还要佩戴隔热面罩。
5、综合措施:职业健康监护是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有效措施,属于二级预防。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减少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时间,有利于听觉疲劳的恢复,对预防中暑也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