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警惕:“吃出来”的戊肝!
2021年6月3日 17:10

      图片1_20210603164046_680.png

在损伤肝脏的病毒性肝炎大家族中,大家可能对乙肝更熟悉,其实还有一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肝炎存在——戊型肝炎HEV,简称戊肝。由于公众对其了解、认识程度比较低,严重低估了戊肝病毒的危害,但事实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数据表明:随着甲肝乙肝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不断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总体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戊肝的占比却在逐年上升,我市2020年戊肝的发病率占病毒性肝炎的首位今天我们就来细说戊肝。


一、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一般4-6周内会自愈。偶尔也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导致死亡。

 

二、戊肝是怎么传播的?

戊肝病毒主要经-口途径,通过消化道传播。


夏季正是人们喜欢吃路边大排档的季节,但是,这些地方往往藏匿着严重的健康问题。喜欢生吃海鲜的人要注意,贝类海产品栖息在近海水域,而近海水域往往容易受到城市污水的污染,使海水含有戊肝病人排泄的戊肝病毒,如果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产品尤其是贝类海产品这样很容易得戊肝

食用源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煮熟的肉或肉类产品也可导致此病暴发。

此外,戊肝病毒还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图片2_20210603164047_406.png

三、戊肝有哪些危害?

戊肝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女性易发生,与其长期饮酒、吸烟等生活习惯有关。 

   

图片3_20210603164047_955.png 

 

戊肝对孕妇、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及婴幼儿的感染力较强。

女性孕期感染戊肝容易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其中1/3的孕期感染会出现重型肝炎,死亡率高达20%。

图片4_20210603164047_587.png

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44-83%有戊肝重叠感染的危险,感染后死亡率高达75%。

 

四、戊肝有哪些症状?

患上戊肝后,通常发病较急,黄疸多见。一般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大约三分之一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症状,如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多数肝大,脾大较少见。

 

五、戊肝如何预防?      

1.确保公共供水设施的质量标准;注意饮水卫生;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

图片5_20210603164047_821.png 

 

 2.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只有一种戊肝疫苗获准上市,就是厦门万泰公司生产的重组戊肝疫苗(益可宁®)。

图片6_20210603164047_739.png

①戊肝疫苗接种推荐人群

戊肝疫苗适合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

推荐用于戊肝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②戊肝疫苗要打几针?

0、1、6月接种方案进行3次接种,即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2剂,第1剂接种后6个月接种第3剂。


六、戊肝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一般患者需要自发病之日起隔离3周,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对其排出的粪便、分泌物要做好消毒;对接触者紧急接种戊肝疫苗,并严密观察45天,进行ALT和尿胆红素检查。流行期间要做好消毒工作,对流行区的病人要给予支持疗法,防止重型肝炎的发生。

图片7_20210603164047_11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