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素养丨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篇㊽正确个体防护 预防职业伤害
2024年4月10日 14:52
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常见的个体防护用品有防噪声耳塞、防尘(毒)口罩、护目镜、防酸碱手套等。
对于粉尘而言,劳动者接触一般粉尘(如煤尘、水泥尘、木粉尘、云母尘、滑石尘及其他粉尘)应选用至少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接触石棉、矽尘、金属粉尘(如铅尘、镉尘)、砷尘、烟(如焊接烟、铸造烟)应选用至少KN95级别的防尘口罩,接触放射性颗粒物应选用至少KN100级别的防尘口罩;接触致癌性油性颗粒物(如焦炉烟、沥青烟等)应选用至少KP95级别的防尘口罩。
对于化学毒物而言,劳动者在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的环境中,应选用隔绝式正压呼吸器;工作场所毒物浓度超标不大于10倍,使用送风或自吸过滤半面罩;工作场所毒物浓度超标不大于100倍,使用送风或自吸过滤全面罩;工作场所毒物浓度超标大于100倍,使用隔绝式或送风过滤式全面罩;接触酸、碱性溶液、蒸气时,还应选用防酸碱面罩、防酸碱手套、防酸碱服、防酸碱鞋。
对于噪声而言,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80分贝≤LEx,8h<85分贝的,劳动者可根据需求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LEx,8h.如为85~95分贝的应选用护听器SNR为17~34分贝的耳塞或耳罩;劳动者暴露于工作场所LEx,8h≥95分贝的应选用护听器SNR≥34分贝的耳塞、耳罩或者同时佩戴耳塞和耳罩,耳塞和耳罩组合使用时的声衰减值,可按二者中较高的声衰减值增加5分贝估算。
参考资料:《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2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