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一盘清脆爽口的凉拌海蜇成为餐桌上打开味蕾的一道小菜。近期,南通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正在对全省范围内的即食海蜇样品进行铝元素残留检验,为居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那么,即食海蜇中的铝从何而来?
铝(Al),人体非必须的微量元素。一般来说,正常的成年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铝绝大部分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但是由于铝具有集聚性,长期过量摄入铝会使中枢神经活动受干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人体对铁、钙、钠、镁、铜等元素的代谢失常等,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工业上采用“三矾二盐”法处理新鲜海蜇,其中“三矾”的“矾”则是指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海蜇含水量高,捕捞后需要用明矾处理,以凝固蛋白质,加速脱水,且破坏海蜇体内的有毒蛋白。如果不处理,海蜇很快就会自溶。脱去大量水分制成盐渍海蜇,以便长期贮藏。在这过程中便会导致铝元素在即食海蜇中的残留,如果出厂时浸泡、清洗不彻底就会造成即食海蜇的铝元素超标,对食用者的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监测即食海蜇中铝元素的含量对于居民的日常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怎么吃才能减少铝的摄入?
根据国标GB/T 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相关规定,海蜇产品中的铝残留量最高限度为500 mg/kg,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JECFA)制定的铝“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每周每公斤体重经口摄入的铝不超过2mg。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建议适量食用海蜇,同时将购买的海蜇用食醋和水的混合液浸泡一段时间达到家庭脱铝的效果后食用。
【1】GB/T 2760-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 2024.
【2】https://www.cnpharm.com/c/2020-06-19/737381.shtm【中国食品药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