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素养丨方式行为篇(56)了解身心健康状况,懂得自我健康管理
2024年7月9日 10:21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就提示我们,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还涉及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度。
健康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因此劳动者应该了解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懂得并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自我健康管理是基于健康管理的理念,个体对自身健康状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主动寻求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采取就医治疗、适量运动或合理营养等综合干预措施而进行的健康维护过程。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是导致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健康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首先需要了解自我健康状况,在身体检查的基础上,对自身健康状况有一个主观、综合的评定,也可以对比过去评定当下的健康状态;第二,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学习健康知识,重点了解与自身工作生活有关的健康信息,树立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并付诸行动;第三,采取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规范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衡;第四,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和技能,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2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