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健康提示:谨防职业性中暑
2024年7月29日 09:48

夏日炎炎,

“烧烤模式”再次开启,

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暑!
中暑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工作场所高温中暑?
南通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中暑非小事,

高温需警惕,

劳动者要注意职业健康,

预防职业性中暑!

 

01.职业性中暑属于国家法定职业病吗?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要注意预防中暑,严重中暑可致死亡。每年6-9月是我市职业性中暑的高发季节。职业性中暑属于国家法定职业病。

 

02.高温作业怎么分类?

高温作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比如炼钢、轧钢、锻造等;

2)高温、高湿作业,如纺织、印染、造纸等;

3)夏季露天作业,如室外农田劳动、建筑、环卫等。

 

03.如何判断是否中暑了?

中暑一般出现头晕、乏力、大汗、恶心、胸闷、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

 

04.劳动者中暑后如何急救?

劳动者工作时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处降温,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亦可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金银花口服液。除服用药物以外,还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补充水和电解质。若上述措施未能缓解症状,应及时就医。 

 

05.如何预防工作场所高温中暑?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生产自动化可使劳动者远离热源,并减轻劳动强度。

(2)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如水幕、隔热水箱等,尤以水的隔热效果最好。

(3)要注意通风降温,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仅靠自然通风是不够的,要利用进风口、排风口每小时换气30~50次以上,以使余热及时排。

(4)在健康保健方面,对高温作业劳动者应及时补充含盐饮料和营养,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少量多次饮水,水温不宜高于工作地点环境温度,最好为8~12摄氏度。

(5)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通过轮换作业减少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越大,引起中暑的可能性越大。

(6)高温作业时穿戴耐热、导热系数小的工作服。

7)高温作业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高温作业职业禁忌证:

(1)未控制的高血压;

(2)慢性肾炎;

(3)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未控制的糖尿病;

(5)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

(6)癫痫。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