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国家、省疾控局对南通疾控工作进行调研
2024年7月29日 17:23

7月26日下午,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控局局长、党组书记周明浩一行来通调研,深入了解我市疾控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进行工作指导。

image.png

座谈会在南通市疾控中心召开。江苏省疾控局综合处副处长孙超、卫生与免疫规划处处长承明华、机关党委书记陈俊强,江苏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朱宝立,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兵,南通市疾控局局长兼卫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吴徐明,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疾控中心主任曹忠以及市疾控中心分管主任,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分管所长,各县(市、区)卫委分管主任,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主任、卫生监督所所长参加座谈。

image.png

 

张兵在致辞中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他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事关人民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市卫生健康委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疾控体系,提升疾控核心能力,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疾控体系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江海大地落地见效。

image.png

曹忠就南通市疾控中心基本情况、主要特色及亮点、下阶段工作安排等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中心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困难。他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举措应对新形势,以干实事谋求新发展,努力开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image.png

吴徐明围绕统筹做好传染病防控、持续加强免疫规划和公共卫生、高质量推进慢性病防控等方面汇报了全市疾控工作和体系建设情况。他指出,自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以来,聚焦补短板、强弱项,谋创新、求发展,认真落实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性意见,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目标,统筹做好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全市传染病控制总体平稳、监测预警愈发协同、计划免疫科学有效、医防融合深度推进、卫生监督全面提质。

海安市、如皋市、如东县、启东市等县(市、区)代表围绕基层疾病防控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人才招引、执法队伍建设等作交流发言。

image.png

周明浩对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南通市疾控工作勇于突破、勇于创新,成效明显,在很多方面和领域为全省疾控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南通贡献。就下阶段如何更好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周明浩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推进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国家疾控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其实质要义,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目标任务;要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多种常见及新发、突发等未来大流行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统一思想认识,全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要蹄疾步稳,推进疾控体系改革走深走实。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梳理分析改革中可能遇到的人才招引、职级晋升、编制保障等问题和困难;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明确改革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完成时限,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统筹资源配置,有步骤地做好改革各项工作,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实现1+1>2的改革效果。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进南通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要加强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疾控系统应急体系和能力、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疾控科研体系的建设;要健全疾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包括公共卫生监测能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疾控信息化建设能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能力、智库战略决策咨询服务能力等核心能力。

image.png 

在认真听取各方代表的发言后,沈洪兵对一直深耕于疾控事业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他强调,疾控体系建设事关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要深刻领会疾控改革精神,务实推进疾控改革举措,提前谋划“十五五”疾控事业发展。他希望家乡南通能够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早日落地见效:

一要高定位、高目标。充分利用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与长三角先进地区深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途径等多方面的全面合作,为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长三角样板”贡献南通力量,以高标准疾控体系建设支撑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推改革、提能力。要抓住当前疾控体系改革的战略机遇期,注重前期谋划、深入调查研究、主动对接协调,积极破解疾控体系发展难题;要建立和完善疾控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全面提升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要主动作为,不断提升疾控系统人员的核心能力和创新创造动力。

三要强机制、激活力。通过优化梯队建设、细化培养方案、完善激励机制等,不断壮大疾控人才队伍;要深化校地合作,加强疾控系统专业人才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要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进一步激发疾控机构内生动力,为深入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