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市场对塑料制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塑料因人类活动被释放到水环境中,导致了水体塑料污染演变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塑料在生物降解、紫外线照射或物理磨损等途径下发生破碎和消解,进一步分解成微塑料[1]。对于微塑料这个名词,大家一定很陌生,同时也会有疑问:我们喝的水中存在“微塑料”嘛?下面带大家一起探究。
何为“微塑料”?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主要来源于各种塑料制品的降解,常见的包括塑料袋、瓶子、日用品(如合成纺织品、个人护理用品),同时凭借强疏水性极易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而产生联合毒性,目前这类难以通过肉眼察觉的微小颗粒已被研究人员发现在人体器官中分布并不断积累,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2]。
平时喝的水中有微塑料吗?
微塑料主要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其中饮用水中的微塑料已成为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对不同国家生活饮用水处理厂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水源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并且现有的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从而通过给水管网进入人类生活[3]。现在,并非只有生活饮用水存在微塑料问题,瓶装水也难逃微塑料的污染。研究人员发现1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有24万个微塑料,并且微塑料的数量会随着高温暴晒而增加[4]。也就是说,在我们饮水的同时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微塑料。
一招解决饮水的微塑料问题
生活饮用水中微量的微塑料颗粒能稳定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
(1)微纳塑料的密度通常接近水,容易悬浮在水中;
(2)自来水中缺少可以吸附固定微纳塑料颗粒的物质。
相较于国外的饮水习惯,我国传统的“喝开水”习惯对于我们减少微塑料的摄入起到了巨大的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水中的微塑料去除率会随着水温的逐渐增加而增加,另外水的硬度越高,越有利于微塑料与水中的碳酸钙化合物共沉淀,最终发现硬水中90%的微塑料能够通过煮沸去除[5]。
所以,建议大家烧开水后多沉淀一段时间,并通过简单过滤装置摒除水垢,获得更加健康的饮水。
参考来源:
[1] 白杨,王卓,何佳娜,等.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去除工艺研究进展[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4,27(03):22-27.
[2] 梦瑶,郭家阳,王欣奕,等.微塑料来源、分布及其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危害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报:1-13.
[3] 周冠宇,李鑫,吴其栋,等.饮用水处理厂对微塑料去除效能与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14.
[4] Qian N, Gao X, Lang X, et al. 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Jan 16;121(3):e2300582121.
[5] Zimin Yu, Jia-Jia Wang, Liang-Ying Liu, et al. Drinking Boiled Tap Water Reduces Human Intake of Nano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 2024, 11(3):273-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