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职业性氨中毒防护
2025年2月11日 17:14

氨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化工、制冷、制药、化肥生产等行业广泛应用。在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职业性氨中毒时有发生,氨的强挥发性和腐蚀性能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氨的性质及其职业中毒相关知识,为职业健康筑牢防线。

一、氨的理化性质 

氨的分子式为NH,CAS号:7664-41-7,为无色气体或者压缩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具有强腐蚀性。

二、接触机会和途径 

氮肥工业:氨可用于制造硫胺、硝胺、氢氧化胺、尿素等多种化肥。液氨作制冷剂:人造冰、冷藏等。以氨为原料的各种化学工业:制造碱、炸药、医药、氢氟酸、氰化物和有机腈以及合成纤维、塑料、树脂、鞣皮、油漆、染料等生产有机会接触氨。

氨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皮肤、眼睛接触进入人体。

三、中毒临床表现

劳动者吸入氨气后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皮肤接触氨可出现红肿、水疱、疼痛等,严重时会导致皮肤组织坏死。眼睛接触氨可引起眼部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高浓度氨气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职业性氨中毒以急性中毒较为常见,轻度中毒劳动者会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症状,伴有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此时若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中度中毒劳动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度中毒劳动者可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四、应急处置

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就医。若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可用3%硼酸液体或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眼睛和皮肤,忌用湿毛巾捂面。

五、预防措施

经常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防止生产过程的跑、冒、滴、漏,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加强车间通风换气。

设置氨气报警装置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浓度,一旦发现异常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防中毒。

注意个人防护,接触氨气作业应正确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耐化学腐蚀性的防护手套、防护鞋和防护服等。

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证应及时妥善处理。

企业要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让员工了解氨气的危害、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理措施。

   (劳职科 尹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