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7月传染病防控提示
2025年7月1日 16:52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夏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时有暴雨,蚊蝇易孳生、病菌繁殖快,且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南通疾控提醒您7应重点防控以下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疾病态势:手足口病、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均处于高发季节,需重点关注;我市甲肝虽处于高度散发状态,但仍需关注。

需关注疾病

关注程度

发病风险

暴发风险

手足口病

重点关注

霍乱

重点关注

较高

细菌性食物中毒

重点关注

较高

甲肝

一般关注

较高

防病要点

1.筑牢卫生屏障: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后,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搓洗20秒以上;避免用脏手直接抓取食物,不与他人共用碗筷、水杯等餐具。

2.严守饮食防线:①拒绝生冷食物,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水产品,瓜果彻底洗净或削皮后再吃;②慎选街边小吃,优先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就餐场所;③注意饮水安全,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外出可携带瓶装饮用水。          

3.净化生活环境:及时清理厨余垃圾,垃圾桶每日清理并定期消毒;定期清洁冰箱,生熟食物分层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定期对门把手、开关面板等高频接触部位使用含氯消毒剂(如稀释后的84消毒液)进行预防性消毒。

4.强化健康保障:主动接种甲肝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等针对性疫苗,降低甲肝、手足口病感染风险;家中有腹泻、呕吐患者时,及时隔离并对其使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出现腹痛、腹泻等肠道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虫媒传染病

疾病态势:目前全球登革热呈流行态势,全国范围已进入媒介伊蚊活跃高峰期,加之气温持续回升,汛期强降雨增多,蚊媒孳生风险加剧,随着暑期旅行增多,我市输入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加,需重点关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以蜱叮咬传播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在5-7月达高峰,目前处于高发期,需重点关注。

需关注疾病

关注程度

发病风险

暴发风险

登革热

重点关注

较高

SFTS

重点关注

较高

防病要点

登革热:

ü 出门前“三准备”

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

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

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ü 旅程中“三注意”

注意防蚊叮咬: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逗留;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

注意防蚊孳生: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

注意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ü 归家后“三留意”

出国旅行入境时需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

归家后14天内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留意清除居家积水和蚊虫,保护家人健康。

SFTS

ü 减少暴露,做好个人防护。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着浅色长袖衣服,尽量穿袜子,裸露皮肤涂抹昆虫驱避剂。

ü 户外返家后及时检查。户外活动返家后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虫应及时清除,返家两小时内沐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ü 规范处置蜱虫叮咬。被蜱叮咬后,不可直接用手拔取,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做局部消毒处理,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两周。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暴露史。

 

狂犬病

疾病态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入夏后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等动物烦躁、冲动,且夏天人们穿着单薄,动物致伤事件更容易发生。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需重点关注。

防病要点

1.文明养宠。宠物接种疫苗,不弃养,勿招惹。

2.时刻警惕。警惕流浪犬、猫,避免被抓伤。

3.暴露前免疫接种。高暴露风险者(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等)进行暴露前免疫接种

4.暴露后规范处置。及时冲洗、消毒伤口;根据伤口暴露情况,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或)被动免疫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