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警惕!夏天有一种热,叫“登革热”!
2025年7月10日 17:19

梅雨季刚过

高温就如约而至

蚊子大军汹汹来袭

加上暑期旅游热潮

由蚊子传播的疾病

——

登革热风险也随之增加

那么,什么是登革热?

如何预防?

请跟随视频一起了解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西太平洋、东南亚、东地中海等地区广泛流行,且近年流行范围和发病人数呈不断扩大和上升趋势。

我国虽尚未形成稳定的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源地,但境外输入病例常年可见。广东、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夏秋季高发,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以青壮年为主。

 

 

1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少数情况下也可经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

3潜伏期

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

4传染期

感染者在发热期及前后1—2天对媒介伊蚊具有感染性,一般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感染性强。

5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登革病毒感染后,对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增加重症风险。

6临床表现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多数病例病情较轻,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表现,少数病例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具体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