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世界肝炎日】三伏热浪袭,冷盘海鲜齐!当心甲肝"伏"击战
2025年7月24日 17:11

凉拌海味呛虾呛蟹……

我市滨江靠海,特别是沿海居民,

盛夏的餐桌总少不了这些"鲜"味。

但甲肝病毒可能潜伏在生冷美食中,

伺机侵袭你的肝脏!!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

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疾控专家特别提醒:

炎夏美食诱惑多,防"肝"攻略请收好

 

甲肝:藏在美味里的"肝脏刺客"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通常14–45天,平均30天。

2008年全国实施儿童甲肝疫苗扩大免疫后,目前甲肝发病人群以成人为主。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低热、食欲骤减恶心呕吐、深茶色尿液眼白与皮肤泛黄(黄疸)等症状

 

三大传播陷阱:美味变"危"味

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经食物传播

甲肝病毒可在贝类体内存毒3个月,60℃水温中存活超1小时,若食用被污染而又未煮熟的水产品,则可能会患上甲肝。此外,食用被污染的蔬菜、水果等,也可感染甲肝。这是甲肝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在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的地方,通过患者被粪便污染的手、用具、餐具、玩具、衣服等,可直接和间接经口传播。一般在家庭内比较常见。

经水传播

在粪便和水源管理较差的地方,尤其在雨季的暴雨冲刷后,粪便溢出粪池污染水源,易引起甲肝传播。

 

三重防护盾:让病毒无处下手

疫苗接种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您的家人感染了甲肝,请您务必第一时间接种甲肝疫苗。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有经常生食海水产品的习惯,也建议及时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甲肝感染。

目前常见的甲肝疫苗有两种:甲肝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详情可咨询辖区疾控中心。

饮食卫生是关键屏障

食物一定要煮熟蒸透再食用,100℃加热5分钟就可以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不生吃或吃半生的海水产品;处理食物(尤其是海水产品)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个人习惯是基础防线

预防病从口入,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外出就餐尽量使用高温消毒后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