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职业性苯中毒防护
2025年8月14日 14:13

苯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之一,工业用甲苯、二甲苯中通常混有少量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苯中毒;较长时间接触苯蒸气可引起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苯中毒。

一、苯的理化性质 

苯的分子式为C6H6,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味的油状液体,沸点80.1℃,极易挥发,蒸汽比重为2.77。易燃烧、爆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汽油、丙酮、二硫化炭等有机溶剂。

二、接触机会

苯由煤焦油或石油裂解而来;苯的用途极广,是合成多种化学物质的基本原料,如酚、氯苯、硝基苯、香料、磺胺、合成纤维(锦纶)、合成橡胶(丁苯橡胶)、合成塑料(聚苯乙烯)、合成染料(苯胺)等,这些生产过程均可接触苯。苯还用作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喷漆和氯丁橡胶等溶剂及稀薄剂,这些化学物质的生产及其应用过程如油漆、喷漆、制鞋(上胶、配底)、箱包生产等也有接触机会。

三、接触途径

苯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经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能力虽强,但在生产性中毒中意义不大。

高浓度一次性吸入,主要分布于脑和肾上腺;慢性长期低浓度吸入,主要分布在脂肪含量较多的组织,如骨髓和脑,骨髓是慢性苯中毒最重要的靶器官。

四、中毒临床表现

1、急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模糊等。重者神志模糊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状态或出现抽搐。严重者呼吸、心跳停止。

2、慢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表现,临床常见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昏、头痛、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还可有心悸、心动过速或过缓、易感冒等症状;部分患者刷牙时易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或皮肤软组织受压后出现瘀点、瘀斑,甚至有自发性出血。有近5%轻度中毒者无自觉症状,但血象检查发现异常。

长期接触苯还可诱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

五、应急处置

急性中毒将病员移至空气新鲜场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精神安慰;脱去污染衣物,洗净污染皮肤;避免体力负荷加重心肺负担,及时就医。

六、预防措施

预防苯中毒的发生,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以低毒或无毒溶剂代替苯,如喷漆作业中改用无苯稀释剂,印刷业以汽油代替苯作溶剂,制药工业用乙醇代替苯作萃取剂等。

2、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如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或浸漆等替代人工作业。

3、涉苯作业时,应注意设备、管道的维修保养,防止发生跑、冒、滴、漏。定期进行作业场所苯浓度的检测。

4、生产场所应该加强通风,操作工人应该佩戴合格的防毒口罩或面罩,不徙手接触苯或含苯溶剂,并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监护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

(劳职科 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