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蓝天共守 健康同享
——2025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2025年9月11日 14:59

2025年9月7日是第六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lean Air for blue skies)。这是联合国大会于2019年设立的国际性纪念日,旨在提升全球对清洁空气的认识,呼吁各国携手治理空气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今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的主题是:“为空气赛跑”。

空气污染的隐匿威胁

空气污染常常悄无声息,却对健康造成深远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每年超过70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其中大部分与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能够深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增加哮喘、慢阻肺、肺癌的风险;臭氧在夏季常常超标,容易引发咳嗽和胸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则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心肺负担。

每个人都是蓝天守护者

研究显示,每当PM2.5浓度下降1微克,居民健康水平都会得到改善。2024年,南通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6.1%;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PM10、臭氧平均浓度同比均有改善。空气质量的改善虽取得显著成效,但“蓝天白云”仍需每一位市民共同守护。

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日常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如果具备条件,可以选择新能源车或低排放车辆。生活中,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减少一次性制品,都能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

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根据空气质量指数合理安排出行,空气污染程度较高的时间段尽量减少户外剧烈运动,老人和儿童尤其要注意防护。必要时,可以佩戴口罩来降低吸入颗粒物的风险。在空气污染程度较低时及时通风换气,可以在室内种植绿植,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监督者。如果发现违规排放、露天焚烧、扬尘严重等现象,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宣传绿色生活理念,也是对蓝天的最好守护。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 WHO全球空气质量指南:颗粒物(PM2.5和PM10)、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M].日内瓦, 2021.

[2] 徐洪兵,李梦瑶,刘家辉,等.大气颗粒物长期暴露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及影响因素: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J/OL].环境科学研究,2025.1-17.

[3] 江桂斌,王春霞,张爱茜.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4]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2024年度南通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EB/OL].2025-6-5.

(环境卫生与放射防护科  葛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