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胃部的隐性杀手——幽门螺杆菌
2021年9月3日 15:16
幽门螺杆菌属微需氧菌,主要生长在胃窦部,革兰染色阴性,螺旋弯曲形,常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是目前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成人和儿童均易感染,并可能伴随人终生。感染后患者常会出现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呕血与便血等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WHO认定的致癌因素之一,是许多胃部疾病如胃炎、消化道溃疡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原。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能被感染。在中国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来自家庭成员,如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当我们的胃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通常也会合并口腔感染。因此,传统饮食习惯易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感染。
通过C13或C14呼气试验可以完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快速检测,检测阳性者应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胃癌家族史、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病变严重、消化不良、长期服用抑酸药、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残胃、胃MALT淋巴瘤、心理负担大的患者等需要进行根除治疗。不在上述范围的人,即使检测结果阳性,不意味着一定要进行根除治疗,需遵循医嘱,定期观察。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措施包括:
1.提倡分餐制,夹菜时使用公筷,以减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传播病菌的可能性。
2.勤洗手,注意手部卫生。
3.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与水。
4.避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食物、霉变的食物。减少熏制品、腌制品、辛辣等食品的摄入。
(微生物检验科 靳秀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