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 2020 年版指南基础上更新修订,形成《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指南》更新了 2021-2022 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对接种人群、接种时间、接种剂次、以及会不会对新冠疫苗产生冲突等事项,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
哪几类人群优先接种?
针对上述问题
小编为您权威解答
↓
01我国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几种?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见表1)
表1.流感疫苗种类与适用人群
疫苗品种 | 剂型 | 抗原含量 | 适用人群 |
三价灭活疫苗 | 0.25ml | 含每种抗原组份血凝素7.5μg | 6-35月龄婴幼儿 |
0.5ml | 含每种抗原组份血凝素15μg | 3岁及以上人群 | |
四价灭活疫苗 | 0.5ml | 含每种抗原组份血凝素15μg | 3岁及以上人群 |
三价减毒活疫苗 | 0.2ml | 含A(H3N2)亚型和H1N1两种减毒病毒滴度各不低于6.9lgEID50,含B(Victoria)系减毒病毒滴度不低于6.4 lgEID50 | 3-17岁人群 |
02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
流感疫苗接种的黄金时期是9~10月,流感疫苗最好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以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通常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4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若因特殊原因错过最佳接种时间也没关系,只要流感流行季尚未结束,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感染流感病毒,接种流感疫苗,仍然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03流感疫苗收费吗?
目前,我市流感疫苗均为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04流感疫苗去年打过了,今年还要打吗?
需要!一方面,流感病毒的类型每年都有变化,且容易变异,去年的疫苗不一定能对今年的病毒起到良好的抵御效果。
另一方面,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 6~8个月,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只有每年都接种,才能获得持续的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推荐每年接种,但这里的“年”指的是 “流感流行季节(跨自然年)”。在一个流感流行季节里,均可以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比如:2020 年 11 月接种了流感疫苗,2021 年 10月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05流感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由于目前尚缺乏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证据,因此参照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06接种流感疫苗有禁忌证吗?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禁止接种。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吉兰-巴雷综合征,不是禁忌证,但应特别注意。
以下人群不建议接种三价减毒活疫苗:
·接种前48 小时服用过流感抗病毒药物者;
·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
·因使用药物、HIV感染等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
·需要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进行密切接触的人群;
·孕妇和使用阿司匹林或含有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
·有脑脊液渗漏(经口咽部、鼻咽部、鼻腔、耳朵等部位)风险的人群(如人工耳蜗植入史等);
·接种前48 h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
07建议哪几类人群优先接种?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免疫接种服务。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还未结束,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具体建议如下:
1.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降低此类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08有没有不用打针的流感疫苗?
有!目前,全市各县(市、区)流感疫苗已陆续到货,包括四价流感裂解疫苗(3周岁以上)、三价儿童流感裂解疫苗(6月龄—35月龄)、三价成人流感裂解疫苗(3周岁以上)、三价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3周岁—17周岁)。
09可以去哪儿接种流感疫苗呢?
全市各县(市、区)乡镇卫生院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可提供儿童和成人疫苗接种服务,具体可关注“南通疾控”微信公众号,在“健康服务”中查询“预防接种单位公示”。
(顾婷 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