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警惕艾滋病年轻化、老龄化趋势!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携手防艾,共筑健康
2021年12月1日 13:58

当前,我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态势,较往年没有明显增幅。但发病特点呈现出年轻化和老龄化趋势,15至24岁青年人群和60岁以上老年人群报告病例数较往年有所增高。

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对话市疾控中心专家,了解防艾一线不为人知的故事,提醒广大市民洁身自好,自觉防艾,避免人生悲剧的发生。

艾滋病与孩子并不遥远

14岁,豆蔻年华,人生花季,提到这个年龄的青少年,你会将他(她)们与可怕的艾滋病关联起来吗?“很多家长觉得艾滋病离孩子们的生活很远很远,其实,并不尽然。”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副科长朱平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小江是我市某中学的初二升初三的在校男生,因车祸外伤被送至我市某公立医院救治。没想到,就是这次入院发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尚未满14周岁的小江被检出HIV阳性。经了解,原来,近两年,因母亲二胎怀孕、生产、哺乳,小江一直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经常以去同学家做作业并留宿为借口出去玩耍,期间交往社会“善良大叔”,多次请他吃饭请喝酒,在一次开房时被性侵。

朱平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的病例,目前,我市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少数为异性性行为。不少家长朋友们“天真”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与性传播很遥远,其实,这个想法未免太简单武断了。


今年儿童节前夕,在市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工作人员接待了一位“00”后的大四男生。经了解,他从初中开始喜欢男生,第一次发生男男性行为就是在高考后。后面次数就多了起来,通过微信或者各种交友软件约,有时戴套有时不戴。当天,艾滋病抗体初筛显示阳性,几天后,确诊患上艾滋病,年仅21岁。"每确诊一个学生艾滋病患者,我们的心都会痛很久很久!"朱平介绍,近年来,市疾控中心开设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平均每年均有五六百人次咨询量,其中,不少是青年学生,主要是男生。

为迎接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作为我市艾滋病防治进校园活动的新模式,11月16日,学校艾滋病宣传讲师团教学技能竞赛在启东市中等专业学校举行。当天,来自启东中学、汇龙中学、东南中学、吕四中学、启东中专等学校的12名竞赛选手依次上台进行授课,他们均是学校艾滋病宣讲团高中(职中)组的成员。活动还邀请了各高中(职中)学校校长、分管学校传染病的副校长,初中学校艾滋病宣传讲师团成员和启东中等专业学校的部分学生干部参加现场观摩。目前,青年人群包括青年学生是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人群。我市实行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一旦出现学生病例时,疾控部门第一时间向学校通报疫情。“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初中生必须每学期接受6学时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朱平表示,下阶段,市疾控中心将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在全市逐步推广各初高中学校成立校园艾滋病宣讲团,将艾滋病的学校宣传活动和学校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12.jpg

艾滋病老龄化趋势不容小视

62岁的李大爷,尽管他从未娶妻,但他却从不寂寞。“一定要有女人吗?”“也可以有男人嘛!” ……65岁的王大爷已婚,尽管年近古稀,但思想却十分“前卫”。谈及对目前社会上的婚外性行为的看法,王大爷的回答是:“支持,有存在的必要性。”而问及他的婚外性行为则达到了5次以上……

“今年我们专题开展了老年人群艾滋病专题调查,共计调查8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不少调查问卷都刷新了我们的‘三观’。”朱平介绍,说起艾滋病,很多人都以为是年轻人的放纵。但是近年来,我市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老年男性病例的绝对数和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老年群体受艾滋病危害越发严重。

为此,在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市疾控中心专门制作完成了宣传动画片《 小艾说艾滋  老年人群篇——远离艾滋 安享晚年》,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老年群体尤其是独居老人、丧偶老人的性需求,提醒广大老年人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每次全程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部分地区已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

3.jpg


艾滋病可防也可治

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小明在老家某KTV兼职做服务员,与店内专职服务员恋爱期间,发生过两三次性关系。由于防病意识薄弱,并没有使用安全措施。暑假结束后,小明与女方分手,至今无联系。后来,小明在一次参加献血后收到血站信息:血液不合格不能使用。担心无法负担治疗费用、担心自己信息被泄露,担心父母责骂、社会歧视......截至目前,小明还未将感染状况告知父母,更担心感染状况会影响自己就业。


“其实,艾滋病是可防的,也是可治的,目前我们国家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像小明这样担心无法负担治疗费用,是没有必要的。”朱平介绍,“四免”指的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实施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对艾滋病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活动。


 在我市,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定点医院。朱平提醒,市民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无保护性行为等),应该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HIV抗体的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不能确定是否感染,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我市唯一的确诊机构。目前,南通市各级疾控中心、医院等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一旦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可以求助于最近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所提供的咨询和检测服务都是完全免费的。”

防艾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近期,市疾控中心开展的2021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已拉开序幕。截至目前,第一波艾滋病抗体检测试剂入校园顺利结束,共计发放16200份。下一步,还有20000份检测试剂将陆续发放到各大高校。


从去年起,市疾控中心在南通高校投放艾滋病自检试剂盒,2020年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数次走进大学校园,分批次对大学生做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几乎对大一新生实现全覆盖。

多年来,市疾控中心致力于对各类人群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人群整体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通过各级基金项目、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同伴教育等落实各项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扩大检测覆盖率,同时提高抗病毒治疗服务质量,强化抗病毒治疗质量控制。

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人群监测哨点8个,1个省级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40个,艾滋病检测网络已经扩展到1个确证实验室、1个筛查中心实验室以及61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34个艾滋病检测点。

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市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的报告病例数的增幅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减缓的迹象。截至2021年11月底,较去年没有明显增高。全市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性接触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阳性者报告病例的职业依然以农民、家务待业及商业服务为主,但部分人群感染率持续较高——青年学生、60岁以上群体中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报告数逐年增多。“受艾滋病影响人群进一步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流行形势更加复杂,艾滋病防治工作依旧任重道远。”朱平表示,防艾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携手防艾,共筑健康,期待你我共参与!

(来源:南通发布)